追光人——高1904班晏济纯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语文教研组   发布日期:2020-06-22 22:07:00

 

我不想谋生,我想生活。                                   ——题记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作家毛姆所写的一部传世之作,它讲述了一个平凡中年人追求梦想的故事,原本主人公仅仅是个千万普通人的其中一员,他结了婚还有小孩,每天简单的过着工作与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一天,他突然留书离家出走,说是要去学画画,实际却是去追求他最热爱的事情。我们常常无法理解他这种疯狂且看似愚昧的行为:一个已经四十岁的人,半辈子都过完了,却想着要重新开始另一种生活,他抛弃妻子和孩子,丢掉所有身份,只是想去寻求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起初,我极其厌恶斯特里克兰这种抛弃现实人、事于不顾的行为,他仅仅是为了逃避现实的困顿,忘却生活里的苦楚而已。为保存身为一个男人的颜面,他给自己加了个追求理想的冠冕堂皇的托词。

我怀着鄙夷的目光继续翻阅书页,随着飒飒书声,我逐渐看清斯特里克兰的饱满充实的形象。

都说“真正怀揣理想的人,才能付出一切”,或许这正是斯特里克兰的真实写照,曾是一个寡淡无味的“社畜”型的人,却受心之所唤,他毅然地跳脱出了凡俗的桎梏,走向了他钟情的艺术世界。哪怕成了人人唾弃的人们眼中的“疯子”,也只是想去成一名画家,一个真正是自己的画家。

其实在生活中存在着同斯特里克兰这样为了梦想而抛弃安逸、抛弃荣华富贵的人,这一类人或许被视为异类,但实际上,如果生活中没有这类人,每个人都满足于享受安逸的生活,都对枯燥乏味的生活环境安之若素,那和游于一潭死水中的将死之鱼有什么区别呢?

如若放下平庸、去追寻梦想,过程中总难免遭受现实的叨扰。正如斯特里克兰,那一年他抛妻弃子,在巴黎生活时贫困潦倒,流落巴黎街头,住着破败不堪的旅馆,几近身无分文,时常还需要朋友的接济,甚至生了一场大病,如若不是仗义朋友还惦记着他这个穷酸友,否则斯特里克兰早在追梦途中断送自身性命。并且他的作品在生前几乎没有泛起一丝波澜,功名利禄未得半分,甚至死前托人将自己珍爱的作品毁掉,可在死后,世人才发现这遗留的竟是宝贵的财富。

斯特里克兰自抛弃陈规的那刻起,他已是饥寒交加。如此落魄,何来斯特里克兰的财富一说?我想,他的财富就是那糟糕的生活也挡不住他对梦想的渴望。他在自己的世界随意挥洒画笔,尽情释放自由的灵魂,丝毫不在意现实世界的种种冷嘲热讽。他将自己与现实世界隔离,斯特里克兰在在自己的世界沉醉,纵使困顿,却仍能生出为梦想奔进的力量。

书页在和暖的风下簌簌响动,耐人寻味。而当风一止,书也逐渐安静下来,我瞥了一眼书,目光却落在这个句子上:“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可以并存于同一颗心灵中。”作为一个曾为外科医生的毛姆正手持他的手术刀,站在手术台上,大胆地剖析人性,以直接辛辣的文锋揭示世俗生活的常态,以文转述复杂的人心。在毛姆看来,人是个矛盾集聚体,如斯特里克兰既带有俗世生活的粗鄙与肉欲,却也有着无人能及的超然精神追求。在以正常伦理角度看,斯特里克兰绝对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和父亲,甚至可称之为糟糕透顶。但恰恰是这个人,在追求理想的路上,是最歇斯底里、拼尽全力的,更是耀眼的。这种矛盾不仅仅局限在人物,甚至在这部小说中,理想与现实、圣洁和庸俗也可是同时并存。

轻翻书页,一眼看见了这句话:“生活不过是一场混乱,充满了种种的荒谬和污秽,只能引人发笑,未免乐极生悲。”毛姆作为一个极具独到眼光的剧作家,在直面刻画生活的阴暗角、将其放大呈现于世人面前的同时,这句话又怎能不体现出在遭受过世态炎凉后,仍能挥笔自如、畅快书写的谈笑风生?每每读到这段文字,总是像是聆听一位智者的人生经验的绮谈,从容不迫,潇潇洒洒。

正是诸多这类“简单”小句,使得《月亮与六便士》更像一部刻薄真切的世情小说。

上半生,斯特里克兰拥有着一种现代性的孤独与隔膜,隔膜将其与现实生活阻隔,愈积愈厚。但谁也没有料到,斯特里克兰被隔膜彻底斩断与现实的联系,竟是在这人们常说的不惑之年,本是该乖乖过好后半生的日子、在职场内逐渐浮出人群的年龄,他却抛下一切去追逐理想,做了或许在一腔热血激情挥洒的年龄下都无法做出的冲动抉择。斯特里克兰甩掉了优渥的生活,如同将身上的沉重枷锁个个脱去,最后他赤身裸体般踏入了他的内心召唤——绘画。

如此举动,让周围人瞠目结舌。

“上帝啊,这是天才!” 库特拉斯医生掩口惊呼。

在文末出现的库特拉斯医生,与斯特里克兰有着相同的果敢决然,他的人生本应该快迎来事业高峰时期,而他却毅然放弃该拥有的一切优渥的生活,去一个小岛上当一个小医生。每每他人对他进行所谓的质疑,甚至辱骂他是个精神病,闹个疯癫罢。其实他未疯未癫,他所做的一切举动,正如斯特里克兰一般,只是愿跟着灵魂的指领而走,彻彻底底追着梦想去跑,身体和灵魂在路上走着,不屑去做处处受尘世藩篱束缚的世俗人。

可现代的成年人,好像大多有着雷同的经历:有份稳定但工资不太高的工作,业绩勉强混过去,吐出的话多是无趣,日夜奔波于公司和家庭,拖着一具疲乏庸俗的身子,整个人就是白开水式的角色,只是群体间的透明物。

我们从小就说“梦想胜过一切”,但在所谓向成年人过渡的成长阶段,这些点点关于“梦想”的言语都被磨灭成“童言无忌”的标志。在小时候,我们常常可为了“月亮”不顾一切;长大后,我们都为当年那个率真的我们去辩解:“都是小时候不懂事。”我们都说金钱才是王道,世界哪还有不要钱去追那些虚幻的梦想,而钱不一样,攥在手里,有一种真实感,它可以解决你的生活必需,解决你很多麻烦。奥普拉曾说过:一个人可以非常清贫、困顿、低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当然,在金钱至上的观念中,这种话过于天马行空,根本没有认清金钱在现实生活的真正地位。书中有一句话: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但你如果有了些许余钱,如今的你还能为了“月亮”斩断后路,义无反顾吗?去做些疯狂而冒险的事情,真正的为自己活一回吗?

在巴黎的那段时间,主人公斯特里克兰活出一种随性但真实的活法,撕下戴在脸上的所有虚伪的面具,不必紧张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必理会各式各样的状况。即使生活处境不好,反倒有一种越艰苦越悠然之情。忘却上半生的好坏日子,将欲望抛之脑后,唯有画布和颜料成了他的最终寄托。斯特里克兰用超然的眼界,决绝地和这个社会分离,一身浸在这个艺术激烈绽放的巴黎,受足精神的喂养。

现在看来,为何有众多人也包括我起初对斯特里克兰的行为十分诧异甚至是认为他已经癫狂,仅仅是因为我们都是大多数人,想要过“月亮”,但没有一个人愿意同主人公去付诸实践,最后不得不做与曾经的梦想背道而驰的事情。

时代正在变迁,我们不再处于那个斯特里克兰所在的极缺娱乐活动的时代。我们正身在眼花缭乱的霓虹灯下,而微弱的‘‘月亮’’又何处可寻呢?

我想,在普通的生活里去寻觅,也藏匿着“月亮”的足迹。我生活圈子范围小,但并不影响我与老朋友欢笑、与新朋友畅谈;我没有足够的精力去眺望高山远水,但并不妨碍我去赏一片落叶的美;甚至我只是沉没在人海的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但我能去拼力寻到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一个舒坦的生活状态。其实一段粗茶淡饭的生活,在计算着柴米油盐之外,只要心存“月亮”,常常也可以其中交融着现实的理想。

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常常充斥他人的流言蜚语,也时常会被夺目的光彩所昏晕,迷茫地在原地绕圈,却已然忘记我们心中的那个属于自己的月亮。在生活中,时常对当下束手无策,对未来所未知的事物抱有恐惧,踌躇于脚下。可我要追寻属于我的月亮,在满是六便士的路上抬头去望见月亮的灿烂希冀。

生活确实困苦,存于世上已百万年的人类,像无数的飞鸟走兽一样,无时不刻地为谋生而肩负重担;我们浑浑噩噩地活过了千千万万个春秋,在历史长河兜兜转转无数岁月,丢掉了高级灵长类动物与普通生物的区别,不曾记得我们在谋生之外还应活出各自的斑斓生活。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噪,趁繁花还未开至茶蘼,趁我们还呼吸,去活出该活出的样子,去寻该有的生活,去做个追光人,哪怕是朦胧烛影,哪怕已是月光细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