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 ——高1904班唐紫庭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语文教研组   发布日期:2020-06-22 22:07:33

 

 考后闲暇之余,我一口气儿读完了《许三观卖血记》这本书,我不禁再一次感叹——余华写作水平的精湛。当然了,还有他文笔的细腻。在我看来,文章中一个一个暗藏的小细节是最直戳人心的地方。比如青草从河水里生长出来,沿着河坡一直爬了上去,爬进了稻田。这是许三观和阿方根龙一同去卖血时,在途径的木桥旁,好似不经意掠见的小场景。似乎在一些人看来这只是一处淡淡的场景描写,但我却感受到了坚韧不屈、喷薄而出、肆意蔓延的生命力,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了为活下去而不惜卖血的一行人,还有其他拼命生活下去的人们,也同这青青河边草一样,虽不知风雨何时来临,但却生生不息,永远奋发向往着明天……同时,书中的语言描写十分生动朴实,贴近生活。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在许三观过生日这天晚上,一家人躺在床上,为了给妻子和儿子们减轻生活的苦闷,解解馋,他就用说话的方式来制作菜肴。这的确是这一本书中,一处温暖而巧妙的亮点。属于这一家子人的温馨气氛满溢而出,流入每个读者的心底,缓缓地,静静地淌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第二十一章。这一章节中,一乐的懂事无辜的话语令人心疼,他希望许三观能把他当一回亲儿子,带他去吃一碗面条。从这简短的对话和一个小小的愿望中,我读出了一乐对于平等的爱的深切渴望……
  
在自序中,余华说,他是一个耐心、仔细、善解人意和感同身受的聆听者。我猜他也许想表达,他所聆听的,不单单只是某个书中人物的一次人生,或是一段刻骨铭心,又或是云淡风轻的旅程。他所聆听的,更是一个个鲜活灵动,而真实的生命。恕我才疏学浅,阅读时其实很少看作者的自序。但我却很爱看余华的自序,因为总是能被一些从心灵里流出的文字击中自己的内心。是那样深切而真实地感受到,一次又一次心灵的对话与灵魂的交流。他告诉我们,“马提亚尔说:回忆过去的生活,无异于再活一次。’”而我觉得,其实以浸入式品读一本余华的书,也无异于就是以另一重身份,另一种人格,再活一次。
  
很多评论家都很认同余华的语言是风趣幽默的,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从《许三观卖血记》中犹能读出他的风格。但他用这些看似轻快的语言,一遍遍地诠释了旧社会生活的沉痛。扭曲可怖的人性被他的文字完完全全,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使我们看到使人内心一颤的故事那样真实地发生。比如文中多次写到,卖血之前,多喝几碗水,血就会变多。这类诡谲的想法,恰巧体现出了旧社会的荒谬可笑。就像生存的压力逼迫许三观卖一碗一碗买血那样,那个黑暗时代有着同这个丝厂工人一样,千千万万的人,被辛酸无情的生活渐渐磨棱去角,也被像褴褛衣裳上,数不尽的线头那样多的生活琐事,恼得黯然魂销,身体里血一点一点地被生活榨干,这也是我深受触动的一点。那个时代的命运是无奈的,更是悲哀无助的。令我不禁对如今生活和社会作出感叹,且行且珍惜。
  
文中苦难人民对于生命的倔强,十分打动人。许三观,一个城里丝厂的送茧工,家境不富裕,生活艰辛,可谓不止一波三折。一次偶然,接触到了卖血。第一次买血,是心血来潮跟着阿方和根龙一起去医院卖血,换来了钱,决定用来娶媳妇;第二次买血,是为了平息儿子一乐闯的祸,从而维持他的家。上上下下总共加起来十一次的买血经历。不禁让人感叹他那对于生活的不依不饶,永不服输的勇气。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人物,挣扎于社会的深海,压抑着自由,抑制着灵魂,而难以喘息,苟延残喘地活着。但这就是那个年代,那种生活最真实的写照。我惊叹,更惋惜。惊叹于求生之切,惋惜于悲离。但却又因为团圆的结局而得到了一丝慰藉。
  
悲惨平凡却又充满力量的的文章,做到集渺小与伟大,黑暗与光明于许三观一人,妙哉!我清楚地看到,逼着许三观不断踉跄前进的,不是前方的星星光芒点点希望,而是身后社会现实的万丈深渊。
  
再来看看小说里的人物。
  
我最熟悉的人物,自然是许三观。这个普通而且卑微的平民,却有着很多值得人们学习的特别品质。作为一个丝厂低层工人,干活自然是很费手套,虽然他们工厂会定时向员工下发新的手套,但他的一双手套却很久没有换过,就算是破了口子,也是缝缝补补一年又一年。他为的是,能够留出手套,交给他的妻子,这样他的妻子就可以把手套拆开,给孩子们和自己做新的衣服。后来,她的妻子许玉兰,不幸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遭人污蔑受人唾弃,还被迫站到大街上。许三观作为丈夫,每天给她送饭送菜,还偷偷把肉藏到饭底下,费尽心思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妻子能够吃得好点儿,得到点儿心里的安慰。许玉兰回家后,许三观还帮她向年幼不懂事的儿子们澄清,尽自己最大的能耐关心妻子,保护家庭的和谐……当他发现大儿子一乐不是自己亲生的时候,虽然别扭了很久,但最终还是决定承担好一个父亲的责任。仍然还是像对待亲生儿子那样爱护一乐。尤其是在后面几章跟更够体现许三观的无私父爱。文章写到,一乐得了重病,许三观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辗转多地,连卖几次血,卖到自己头晕眼花,站立不住,被好心人送到急诊室,还一心只想着,必须得凑够救儿子一乐的钱。他倔强又无私的父爱深深地打动了我,单看他作为一个父亲,我想他是平凡而又伟大的。
  
许三观的妻子,许玉兰。虽然唯利是图,平常嘴碎了点儿,也没什么文化,但人很能干,心肠也不坏,一心都扑在这个家上,真心实意地照顾三个孩子和丈夫。许三观从丝厂带回来的手套很多,揣回家后交给许玉兰。当许玉兰断定第二天阳光明媚的时候,她就决定将手套拆开,留着给孩子和丈夫织衣服用。这也能看出她的聪慧手巧与对这个家一点一滴爱的倾注。后来为了弥补自己的生活错误,她更加将自己奉献给这个家,买米洗晾床单搬箱子,面对许三观的责骂,也不敢再顶嘴。虽然这件事的确是她酿成的错误,是她对婚姻不忠,但她的认错态度,还是十分诚恳真心。文革时期——在那个一张大字报就可以置人于死地的时期,无辜的许玉兰被诬陷,无奈被剃成了阴阳头,被诋毁辱骂,甚至遭受本不应该的可怖批斗,在大街上一站就是一天。如此非人的对待,对于一个无罪之人平白无故的打击,与心灵上的伤害,精神上的创伤是不可抚平的。但是好在许玉兰同以前一样,爱着自己的家庭。在社会不给予她爱的情况下,她仍在给予他人爱,仍然在惦念着丈夫和三个儿子。就像她自己对丈夫说的一样:死就死吧,我一点都不怕。有时候就是想想你,想想三个儿子,心里才会怕起来,要是没有你们,我真是什么都不怕了。总而言之,许玉兰算是一个坚强的勇敢女性。
  
李血头,供血室里一个刻薄,且没有职业道德的医生。肆无忌惮地收人礼物,见钱眼开,不管不顾地把医德扔到九霄云外。那个动乱的年代,医疗卫生条件之差可想而知,再加上那所医院,不是什么有名的大医院,这种对患者、献血者的生命不负责任,见利忘义的医生,也许比比皆是。我们不难想到,不仅仅是这家医院,其他行业像这样的人也应当不在少数。这里揭露的,也是无情且黑暗的社会现实。财迷心窍的李血头仗着自己有势力,就着一副丑恶的嘴脸,将那个时代一些人那愚昧无知,自私自利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况且,李血头自己明明有着稳定的收入和工作,却还要压榨为难贫民。相信这样的社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也许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对此麻木了罢。不禁让人感叹现实的黑暗与贫民的无助。
  
不过书中描写的毕竟是鱼龙混杂的社会。所以书中还是有很多人物,有着暖心的一面,比如在百里的街上,许多的好心人,对许三观嘘寒问暖,把他送到旅馆,给他盖好四条棉被,还给他买一碗热乎乎的面条……又比如,年过六十的慷慨老头,收留了为了卖血攒钱,漂泊无依的许三观,还给他一只小猪暖被窝……更是还有善良无私的林浦居民,在凌冽的冬天,为许三观烧好一壶又一壶的热茶,用纸包着盐送给许三观,也没有人要求他一个一个归还那些递给他的茶壶……

我相信不管在什么时候,一定都会有像这样大方友善的人,毫不吝啬地给你分享他的关怀。同这故事一样,在寒冬予你温暖,在悲观予你色彩。